功能性脂质是指具有特定生物活性、能够调节生理功能的脂类化合物统称,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神经酸、神经鞘磷脂、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如虾青素)、角鲨烯、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功能性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调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慢性炎症、改善大脑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为功能性脂质生物制造注入了颠覆性创新动力。在底盘细胞设计层面,CRISPR-Cas9、基因线路动态调控及多组学整合分析技术,加速了产脂微生物(如解脂耶氏酵母、产油微藻)的理性改造。AI技术则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代谢通量瓶颈,指导基因编辑靶点选择,显著缩短菌株开发周期。在酶元件挖掘与设计领域,深度学习驱动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了脂质合成关键酶(如去饱和酶、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位点精准改造。此外,AI赋能的代谢调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发酵参数与代谢物浓度,动态调整培养条件,实现了脂质合成的智能化闭环控制。
尽管功能性脂质生物制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如: 底盘细胞菌株的筛选和改造仍具有局限性; 细胞工厂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完善; 高性能酶的设计和改造难度大、周期长; 精准发酵调控技术有待提升等。 《食品科学》结合第二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推出“功能性脂质生物制造”专栏,助力功能性脂质生物制造朝着高质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本刊诚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郑明明研究员和南京师范大学孙小曼教授为专栏特邀主编,指导专栏选题策划、把关论文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和能体现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观点评论性综述论文。欢迎投稿!
至少两位同行专家评审,初审约3 天,外审约1 个月,终审录用的稿件约2 周后在采编系统网站和知网预发表(Online)。
EI、Sc米乐M6 m6米乐opus、FSTA、CAB Abstracts、CSCD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中文领军期刊)资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绿色快速审稿通道,优先发表,新媒体矩阵及时宣传,可以提前获得更高关注度和被引用频次;专栏荟萃同一主题研究成果,使您从多角度、多专家观点中受益。
郑明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团队执行首席;兼任湖北省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咨询专家,中国农学会理事;担任《Foods》《Food Safety and Health 》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油料油脂加工利用、高活性酶催化剂和反应器米乐 登录入口创制、食品脂质和功能配料生物制造等研究。已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Green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0 篇、封面6 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课题16 项;授权发明中、美、加、澳发明专利32 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 项,中国农科院青年创新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和湖北省楚天英才创新团队首席。
孙小曼,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食品功能性油脂的微生物制造研究,聚焦裂殖壶菌、解脂耶氏酵母等菌种,采用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等手段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整体方案,主要包括建立高效的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工具,代谢网络的设计及重塑,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优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8 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Trends in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相关SCI论文50余篇。获2025年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1)及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6)、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青年托举工程”、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
为深入探讨未来食品在大食物观框架下的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产学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动物替代蛋白)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药学与食品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国 四川 成都召开。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食品产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着重关注食品科学、营养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本届年会将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中南钢铁原董事长李世平:2025年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及资产整合有望进一步提速
河南淫医周建德,1月内侵害8名女病人,过程令人作呕
SU7 Ultra为何突然便宜30万!雷军:对标特斯拉 低于60万有惊喜
詹皇5万分+1001胜平邓肯:东詹首次联手同砍30+ 23战19胜巩固第二
23分逆转!杜兰特34+7太阳送快船3连败,奇兵末节10分哈登21+6+15
OPD2409 平板通过 3C 认证:80W 快充,预计为 OPPO Pad 4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