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制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细胞或以酶蛋白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品合成、或以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合成能源化学品与材料,促使能源与化学品脱离石油化学工业路线的新模式,主要表现为先进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生物炼制、生物过程工程等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具有低碳循环、绿色清洁等典型特征。
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从产业规模看,目前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4%,低于美国(11%)、欧洲(6.2%)、日本(3.2%)。
“十四五”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生物制造”。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未来随着国家对生物制造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物制造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垂直维度上,下游产品类公司是产业链上的核心盈利环节。而从水平维度来看,生物医药的产业化进度相对领先。在“三医联动”愈发紧密的大环境下,国家和地方的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合理用药和限制辅助用药政策、医疗费用增速控制、医保支付方式和支付价格调整、基药目录调整、医保目录向性价比高的创新药倾斜、生物安全和环保等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及推进,都关系到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近年来,政府鼓励将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186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4%,其中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分别占比47%、28%、25%。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97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75%;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2135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12%。
2022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67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米乐M6 米乐平台长7.60%。2023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约为709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6%。预计2024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为75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16%。
全球首发在中国的创新药占比持续提高。202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全球首发13款,占比21%。
除了生物医药领域,生物制造在化工及新材料、食品和农业以及美妆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将推动生物制造行业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