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Beijing Life Science Academy,英文简称BLSA)成立于2023年2月,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中心D座,拥有近两万平米的现代化实验室,建有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神经科学等研究平台以及植物培养等专业实验室,装备有4D蛋白质质谱仪、全功能分子互作检测系统、核磁共振、冷场扫描电镜等一大批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
根据我院学科发展需求、研究领域与方向的布局,为创新绿色生物制造体系,围绕植物合成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创新、模式植物底盘高效创制与利用、工程化植物生物制造系统集成、功效成分生物学效应等重大任务,探索植物复杂性状形成机制,拓展高价值天然产物资源供给,实现模式植物合成生物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打造“高精尖缺”人才高地。拟面向全球全职引进相关领域A类(顶尖人才)、B类(领军人才)、C类(拔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共10人,担任PI(Principal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PI招聘重点关注的学科领域包括: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科学、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作物学、食品科米乐M6 米乐平台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工与合成生物工程、神经退行性变及相关疾病、医学免疫学、药物学、药理学等。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院”)定位于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制胜世界植物合成生物学新赛道。北京院已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领衔,国家杰青、优青等核心骨干为主体、青年人才为生力军的创新人才团队,并拥有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的支撑。2023年11月,北京院获批北京市新设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院实行“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对项目的资助”和“对人的资助”相结合、“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长周期投入”和“长周期评价”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新机制,力求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人才团队、一流的研发实力、一流的科研装备、一流的创新成果”的国内顶尖、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本次招聘包含三类高层次人才,分别为A类顶尖人才、B类领军人才、C类拔尖人才,共10个岗位,具体如下:
1.A类(顶尖人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的顶尖人才。
2.B类(领军人才):曾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领衔创新团队;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或拥有行业领军地位。曾担任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长聘正教授或相当职位;取得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做出重要学术贡献,能够引领学科领域的发展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C类(拔尖人才):在重点领域中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成果,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研技术骨干;或者已在国际顶级期刊(含子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具有较高学术认可度的人才;或者在本领域已取得较为出色的业绩,具有较大创新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C1:曾担任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副教授或相当职位;创新研究能力在学科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成为学科领域领军人物的潜力;
C2:创新研究能力得到学科领域内专家的认可,有独立发展的能力和获得C1级别的潜力。曾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青年基金)负责人;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且在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博士后研究经历;或在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3年及以上,并有牵头承担科研项目的经验。
(三)熟悉本学科领域及科技前沿发展动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米乐M6 米乐平台态,具有国际化学术视野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或拥有技术含量高、开发前景好的高附加值发明专利、专有技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四)C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80年1月1日之后出生),A类和B类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1、遵循北京院的基本目标和发展规划,领导PI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
3、管理PI实验室,培养研究生,指导PI实验室科研骨干、博士后、研究助理、技术员等的科研工作;
4、积极参与北京院的相关活动,包括学术会议、人才招聘和对外交流合作等内外部服务和事务。
(七)协助申请符合北京市人才政策的人才房;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协助办理落户、外籍人员办理工作许可等;
1、根据收到的应聘材料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核(含背景调查),分批择优通知应聘者参加综合考察。
2、综合考察主要通过面试答辩方式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A类高层次人才则以面谈为主。
按有关规定组织体检,体检合格者将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备案通过后,进行拟录用人员公示,经公示不影响录用的,办理录用手续。
(一)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我院将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通知,请确保填写的联系方式准确、有效。
(二)应聘者应保证其提供的信息和材料均为真实、合法的。如发现任何虚假信息或材料,我院将取消其应聘资格,已经录用的取消录用资格,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关系。
(三)我院有权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及报名情况等因素,调整个别岗位的招聘工作,并对本次招聘享有最终解释权。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南区英才南一街7号院1号楼(未来科学城未来中心D座)
实习编辑:王明菲;责任编辑:张睿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文。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及摄图网
为深入探讨未来食品在大食物观框架下的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产学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动物替代蛋白)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药学与食品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国 四川 成都召开。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食品产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着重关注食品科学、营养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本届年会将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