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m6)官方网站

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在京成功举办—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2025-08-11 08:40:18 浏览:

  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以“生物技术赋新能,工程模式开新局”为主题,旨在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着力推进工程化育种体系现代化升级。该研讨班由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

  四天时间里,汇聚了国内外的近20余位权威专家开展专业授课,吸引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玉米主产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头部种业企业的近百名青年育种骨干参与。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研究员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发表了讲话。李新海局长在讲话中指出,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是种业卡脖子风险仍旧突出。他强调,生物技术与工程化育种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现代育种的范式革命:基因编辑精准改良性状、人工智能提升选择效率、合成生物学开辟新路径,使育种从经验驱动迈向智能设计。李新海局长在讲话中还透露,该培训班将长期举办下去,努力打造成玉米育种界黄埔军校,培养兼具使命格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研究员在开班仪式上开幕辞中指出,当前种业竞争已进入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双轮驱动的智能育种新时代,作科所长期肩负国家使命,构建五横五纵科研体系,近年来联合阿里、腾讯等头部企业布局智能育种平台,发起天书计划,加速智能育种技术攻关。本次培训旨在系统提升青年骨干的实战能力,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培育核心力量。周文彬所长呼吁学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协作,共建开放共赢的种业创新生态。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陈绍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徐云碧研究员、王天宇研究员、黎裕研究员、张学才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邢丽丽及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本次研讨班发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亮研究员等专家与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班特邀十六位行业权威专家担任授课嘉宾,其中包括美国Minnesota大学Rex Bernardo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教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陈泽辉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张勤教授,先正达集团中国姚骥老师,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总裁韩俊强先生,北京纵横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监郭婷婷女士,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新海、黄长玲、王建康、徐云碧、谢传晓、张学才、付俊杰、李慧慧、金秀良等多位资深研究员。

  本届研讨班聚焦育种基础理论、现代育种技术与育种实践应用等核心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学术研讨。授课专家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了内容详实、逻辑严谨的专题讲授,课堂氛围生动热烈;全体学员展现出高度的学习热忱与专业素养,全程专注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互动提问,形成了教学相长、研学共进的良好局面。

  此外,为深入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本次研讨班精心设计了系列专题交流活动。其中包括旨在营造轻松融洽氛围、促进产学研各界学员相互认知与沟通的破冰活动;聚焦玉米育种实践经验分享与分子育种技术解决方案、凝聚技术协同创新共识的圆桌研讨环节;以及组织行业专家与参训学员共同研判种质资源利用、技术体系集成、产业化应用等关键领域瓶颈问题,深入探索工程化育种新范式下创新发展路径与策略的分组研讨活动。

  本次培训课程安排科学紧凑、内容充实,整体进程张弛有度、井然有序。为保障参训人员的学习状态,在课间休息时段特别配备了精致的茶歇服务。

  在培训中间,精心为学员们安排了前往国家种质库与实验室的参观学习及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国家种质库,学员们进一步强化了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员们表示,将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玉米种业领域的落地应用,为玉米种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携手共创玉米种业美好未来。

  经过为期三天半的集中学习与深度研讨,全体与会代表就工程化育种技术体系架构及产业化发展路径形成了重要共识。在本次会议闭幕式上,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代表习思远先生与山东农业大学代表丁海萍女士分别作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分享了学习感言。

  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代表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先生与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物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兴明先生共同出席了闭幕式,并分别发表致辞。

  在本次活动的闭幕仪式上,特邀专家徐云碧研究员、张勤教授、黄长玲研究员、谢传晓研究员及付俊杰研究员共同出席了颁奖环节,为全体参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向表现优异的学员特别颁发了由李建生教授亲笔签章的权威学术著作《玉米育种学》。

  工程化育种正在深刻变革传统育种发展范式,新兴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破解行业发展瓶颈提供了创新路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在闭幕式致辞中系统总结了本次会议达成的三项核心共识:其一,以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米乐 登录入口组选择育种、人工智能辅助育种及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推动作物育种模式实现从依赖自然选择向精准设计育种的战略转型;其二,构建兼具标准化体系与创新活力的工程化育种技术体系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亟需加快推进双单倍体育种(DH)与基因组选择(GS)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其三,深化科研机构与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种业创新生态提升育种效能的关键路径,此举将有力促进国家级作物育种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进程,推动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实质性组建,切实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已圆满落幕。期望各科研机构与企业以本次研讨班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合作,持续发力推进工程化育种体系构建与前沿技术应用实践,共同探索育种科研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种业振兴注入更强动能。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谱写中国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崔钰、范开建、秦媛媛供稿)